草莓用报纸包当心有毒
时间:2013-03-19 来源:新闻晚报 点击:
次
最近正值草莓大量上市之季,很多种植户或摊贩会在草莓的下面铺一层报纸,以免草莓在运输中因磕碰受伤而导致腐烂。但是,有人担心:报纸与草莓“亲密接触”后,会有部分重金属铅以及致癌物苯并芘 “转移”。对此,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志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表示,虽然是否会“转移”以及到底“转移多少”等,并未得到检测的认证,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而言,市民最好不要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品来包裹食品,尤其是直接入口的食品。
马志英主任解释说,苯并芘是致癌物的一种,多次使用过的高温植物油、煮焦的食物、油炸过火的食品,都含有苯并芘。由于报纸等含油墨的印刷品通常包含重金属铅,如果使用报纸等含油墨的印刷品来包裹食品,其中的重金属铅或油墨溶剂可能发生“转移”,尤其是当用来包裹油脂类的食品时,比如:爆米花等,更可能存在“转移”的隐患。至于到底会有多少成分可能出现“转移”,目前并不能确切地知道。但为安全起见,直接入口的食品,最好不要使用报纸等含油墨的印刷品来包裹。
不少人还担心可能会致癌,对此,马志英主任强调说,有致癌物并不等于马上就会致癌,这两者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因此,市民也没必要盲目恐慌。针对包裹食品的材料,他建议市民尽量使用食品级的包装,尤其是直接接触或者直接入口的食物。
此外,在草莓上市之季,选购上还要注意防“异”。个别生产加工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往往追求颜色、形状等外观上“卖相”好的,而过分大的草莓可能被催熟,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防范异常的不自然的食品,不要过分追求颜色好看、样子硕大。
草莓用报纸包当心有毒内容,馋猫网更新于:2013-03-19。更多食材选购内容,点击这里>>
上一篇:虾皮存久了会致癌 下一篇:购买果篮谨防水果装“面子”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或音频文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根据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图片;若原文中要求转载需注明出处的,我们将注明“来源XXX”。如转载的文章/图片或音频文件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26909856@qq.com,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2、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或音频文件目的是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但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请在转载相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其文/图等稿件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XXX”,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致力于给公众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4、任何通过本网站的网页链接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最新内容
热文排行
- 好羊肉选购三招335
- 比咖啡更抗疲劳的5类健康食物274
- 如何减肥丰胸 牢记5个小习惯221
- 肯德基承认供应商把关缺失221
- 养生一族的准确“喝水法”209
- 有助提高大脑高效的食材209
- 脸色暗黄吃什么好?207
-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危害我们的健康?203
- 常吃“六辣”助健康203
- 女人必备的9种抗衰老食品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