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选购酱油的方法
记者走访超市发现,除了氨基酸态氮,不少酱油产品打着“有机”、“减盐”、“不含防腐剂”等概念,并由此拉开了数倍的价格差。这些五花八门的酱油在增加消费选择区间的同时,也让消费者迷惑,到底怎样才算一瓶好酱油呢?为此,我们请教了酱油酿造专家。
高盐稀发酵略好于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首先,就酱油的酿造工艺,记者调查发现无外乎为两种——低盐固态发酵和高盐稀发酵。不同工艺酿造出来的酱油是否会有优劣差别?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部长金志刚表示,这两种都是目前较为主流的酱油发酵工艺,其中,低盐固态发酵是更为传统的一种工艺,于上世纪60年代在我国发展起来。
“在当时物质供应紧缺的条件下,低盐固态发酵可通过增加发酵温度,加速酱油的生产,提高产量,后来就发展成我国特有的一种酱油生产工艺。”金志刚说,低盐固态发酵和高盐稀发酵的主要区别一在于原料,二在于生产工艺。“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原料多为豆粕(脱脂大豆)、麸皮和小麦。高盐稀发酵一般就用大豆和面粉作为原料。生产工艺的差异主要是发酵过程中加水量和发酵温度的差异。低盐固态发酵和高盐稀发酵都需要在酱胚中加盐水,但前者所加盐水的比例相对小一点;低盐固态发酵温度一般高于高盐稀发酵温度。”
金志刚说,其实这两种工艺很难以孰优孰劣来简单衡量,“一般来说,高盐稀发酵的酱油品质会好一点,但低盐固态发酵工艺也有其优点,第一,它的生产成本低,在使用相同设备的情况下,它的产量会比高盐稀发酵多一倍。发酵周期上,低盐固态基本就在一个月左右,高盐稀发酵最短也要30天,最长可能到一年。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应该说高盐稀发酵的前景更好。”
超高氨基酸态氮可能系添加
作为衡量酱油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往往决定了酱油品质的高低。我们说一瓶酱油鲜不鲜,有没有香味,根本上取决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以氨基酸态氮含量来看,低盐固态发酵和高盐稀发酵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因为它们的机理都是利用大豆蛋白分解成氨基酸这样一个过程。但生产工艺不同所引起的发酵温度的差别,可能会使氨基酸的种类有所区别,进而影响酱油香气成分的产生。一般情况下,高盐稀发酵的酱油,酯香气比较浓郁。酯类主要由醇和酸合成,简单而言,我们闻到的肉香和水果的香味基本上都是由酯香气引起的,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由于发酵温度比较高,所以相对来说,酱香气会更浓郁一点。”
记者查看了超市中10个品牌的15种酱油产品,发现它们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多在0.4g/100ml至1.0g/100ml之间,极少数酱油达到1.2g/100m至1.3g/100ml。
我国对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有明确规定,最低不得低于0.4g/100ml,此类酱油被定为三级,特级为最高,要求氨基酸态氮含量应不少于0.8g/100ml,但特级以上并“无上限”。那么是不是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的酱油就越好呢?
金志刚认为“这倒未必”。“除氨基酸态氮,酱油的体态(包括颜色深浅、黏稠度等)、香气等也都可以作为衡量酱油好坏的标准。体态没有统一的标准,酱油的种类不同,体态就会有差异。比如老抽酱油,要求体态要浓厚。但对于餐桌上直接用来蘸食的酱油,太浓稠的体态反而不好。所以体态是根据产品的需求或特点来定的。至于香气,一般情况下,应有典型的酱油发酵的香气,但香气是否越浓郁越好,也不一定。发酵产品本身的香气是有一定浓度的,超过这个浓度,实际上不可能产生。如果特别香,有可能是一些外来的东西带来的。”
■企业回应
高氨基酸态氮是企业专利发明
单就氨基酸态氮而言,金志刚表示,看氨基酸态氮含量高低一要同一类产品之间相互比较,二是要注意含量一定要在一个适当范围内,这种情况下,氨基酸态氮越高,产品质量越好。“为什么强调在适当范围内?这是因为按国内现有的酱油发酵水平来看,氨基酸态氮发酵的最高水平是1.2g/100ml,超过这个数值,是纯发酵过程中无法产生的,可能需要其他途径来实现。”
记者注意到,超市中绝大部分酱油的添加剂中都包含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由于酱油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态氮浓度是有一定限定的,为了提升酱油的鲜味,企业会在酱油中添加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一种被允许添加到酱油中的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对添加量有限定。添加了谷氨酸钠的酱油,其氨基酸态氮含量数值会提高。
由此产生的疑问是,那些氨基酸态氮数值高出1.2g/100ml的酱油是不是添加出来的?记者注意到,在所有酱油当中,厨邦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包装标注不低于1.3g/100ml。记者随后联系了厨邦酱油生产商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任先生发来一份《关于厨邦酱油中高氨基酸态氮含量的说明》,指出该公司曾与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专家合作,研发出制备氨基酸态氮和全氮含量高的酱油的方法,并于2008年获得了相关专利,应用此专利技术,该公司可生产出氨基酸态氮含量在1.4-1.6g/100ml的酱油。随说明还附上了该公司的发明专利说明书。
教你选购酱油的方法内容,馋猫网更新于:2013-03-15。更多食材选购内容,点击这里>>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或音频文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原文没有版权声明,根据目前互联网开放的原则,我们将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转载文章、图片;若原文中要求转载需注明出处的,我们将注明“来源XXX”。如转载的文章/图片或音频文件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26909856@qq.com,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2、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图片或音频文件目的是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但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请在转载相关文章时务必尊重其文/图等稿件的著作权,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XXX”,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致力于给公众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4、任何通过本网站的网页链接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最新内容
热文排行
- 好羊肉选购三招335
- 比咖啡更抗疲劳的5类健康食物274
- 如何减肥丰胸 牢记5个小习惯221
- 肯德基承认供应商把关缺失221
- 养生一族的准确“喝水法”209
- 有助提高大脑高效的食材209
- 脸色暗黄吃什么好?207
- 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危害我们的健康?203
- 常吃“六辣”助健康203
- 女人必备的9种抗衰老食品201